top of page

無人機/無人船/無人載具輿情監測分析

  • 3天前
  • 讀畢需時 7 分鐘

台灣無人機、無人船、無人載具 網路輿情分析
台灣無人機、無人船、無人載具 網路輿情分析


近一個月累積網路輿論超過六萬筆資料,顯示無人載具為高度活躍的主題。

無人機/無人船/無人載具輿情分析 2025.5月
無人機/無人船/無人載具輿情分析 2025.5月

輿情熱度分析

  • 高峰期出現在2025年5月7日,聲量達到5,268筆,是整體趨勢中的最高點。

    • 當天有重大新聞事件、軍事或科技發表、政策公告或業界活動。

  • 從5月6日起聲量急遽上升,至5月9日維持高檔,之後逐步下降。

    • 此現象屬於「事件型爆量」:媒體報導密集、社群高度關注。

  • 5月18日至21日又出現第二波聲量成長,顯示此主題具備持續關注力與延伸話題。


資料分布比例
資料分布比例

輿情資料分布

  • 主攻社群平台:社群聲量超過2/3,是主要影響力來源,尤其是YouTube Shorts、IG Reels、LINE Today等平台佈局話題影片、懶人包與話題引爆貼文。

  • 新聞影響力仍具支撐作用,透過新聞分階段曝光策略(如首發、跟進、專訪)形成聲量節奏與權威引用來源。

  • 引導討論區觀點:PTT、Dcard議題式討論文,引導深度互動與正向回饋,以擴展輿論長尾效應。

  • 部落格SEO經營:雖然聲量低,但適合累積深度內容,建議佈局「技術觀點、應用案例、軍民整合」等長文,有助搜尋排名與品牌信任感。


無人載具/無人機/無人船  台灣媒體傳播趨勢
無人載具/無人機/無人船 台灣媒體傳播趨勢

時間

傳播熱點

說明

5/6–5/9

PTT八卦板、FB粉專(台灣新聞類)、LINE TODAY、YouTube頻道《軍武迷因》

此為第一波傳播爆發期,多平台協同引爆,尤其PTT與社群平台形成快速擴散迴圈。

5/10–5/12

YouTube《TVBS新聞》、FB TVBS新聞、PTT

主流媒體報導持續放大聲量,轉由媒體接棒延燒。FB新聞粉專與新聞影音為主。

5/18–5/20

YouTube《艾蜜莉講軍事》、LINE TODAY、FB科技粉專

第二波熱點集中於KOL與軍事內容創作者,為主題深化或新角度切入,如無人載具實測、軍演直播、AI整合話題。

5/23–5/25

PTT、FB網路溫度計、ETtoday FB頁面

話題尾聲仍有單點爆量現象,可能是特定評論、新聞報導引發社群短暫高峰。

平台類型

範例

傳播角色

論壇

PTT八卦板、PTT軍事

意見發酵、群眾情緒放大器,具批評與討論深度,常為話題起點。

影音

YouTube《軍武迷因》《艾蜜莉》《TVBS新聞》

可視化解釋、引導情緒與認知,最易引發分享與訂閱。

新聞媒體

ETtoday、Yahoo、TVBS FB專頁

議題權威性與擴散媒介,常為主流輿論參照來源。

社群平台

Facebook(溫度計、爆料公社)、LINE TODAY

資訊流通主戰場,短時間觸及大規模受眾、利於病毒式擴散。


熱門關鍵字 | 輿情分析
熱門關鍵字 | 輿情分析

核心關鍵字

分析說明

無人機

最核心熱詞,為整體話題主體,凸顯其政策、軍用與產業相關討論全面爆發。

軍用載具

討論集中於「軍事用途」與「具體應用場景」,非僅技術導向,而是應用落地。

人機飛行

呼應無人系統設計與空中作業特性。

周邊關鍵字(話題延伸)

類別

熱詞

分析

軍事國防

國防部、國防空中、任務AI、飛彈、武器、軍事、作戰、威脅

表示該議題與地緣政治、戰略部署及國軍相關單位密切連結,可能引發對區域安全的討論。

技術產業

中科院、供應鏈、半導體、自主、研發、科技、測試、系統整合

顯示關注不僅於應用面,也涉及整體技術發展與產業布局,尤其中科院成為技術核心代表。

地緣與外交

烏克蘭、俄羅斯、亞洲

國際情勢是輿論升溫的關鍵因素,與戰爭熱點、軍援、軍備競賽有關。

語意洞察(潛在議題與輿論焦慮)

  • 自主研發 vs 外援技術:如「自主」、「中科院」與「合作」並列,表示社會關注國產化進程與國外技術依賴之間的平衡。

  • 供應鏈議題明顯:如「供應鏈」、「半導體」、「整合」等詞突顯出「軍用載具產業鏈在地化」的重要性與難題。

  • 實戰應用與戰略演練討論升溫:如「飛彈」、「任務」、「煙火」、「作戰」、「基礎建設」等,顯示社會不只是關注產品,也聚焦於實戰演練與部署能力。


輿情類型

  • 政策推動或軍事相關演練: 台灣或亞太國家發布無人載具發展政策或進行軍演。

  • 大型展會/活動: 如Computex、國防展、AIoT產業聯盟活動等。

  • 產業合作與技術突破: 企業宣布新技術、跨國合作、原型機量產等。

  • 社群擴散效應: KOL 或 YouTuber 發表開箱、實測影片,帶動聲量。


網路好感度分析
網路好感度分析

網路好感度分析:負面情緒比例高達 46.55%

情緒傾向

數量

比例

說明

負面(藍)

30,908 筆

46.55%

近半數網路聲量帶有負面情緒。

中立(綠)

22,196 筆

33.43%

一般性報導或無情緒用詞居多,為穩定聲量來源。

正面(紅)

13,297 筆

20.03%

具備品牌或政策宣傳價值,但比例偏低,需強化。

潛在負面議題來源(建議追查關鍵字與熱文)

  • 軍事爭議與國防預算質疑(如「浪費錢」、「不實戰」、「低成本高預算」)

  • 飛安與操作失誤(如「墜機」、「誤射」、「演習失控」)

  • 技術落差或依賴國外(如「自主假象」、「台灣不如烏克蘭」、「靠進口組裝」)

  • 與國際政治相關的敏感話題(如「軍援烏克蘭」、「挑釁中共」、「台海升溫」)


無人載具、無人機系統熱詞網路 | 輿情分析
無人載具、無人機系統熱詞網路 | 輿情分析

群組

熱詞範例

訊息焦點

產業技術應用

無人機、人機、展示、智慧、合作、應用

科技發展、民用導入

軍事國防用途

軍用、飛彈、作戰、任務、登陸、美國

地緣政治與軍備建設

政策與經濟

政府、市場、供應鏈、加速、產品

國家支持、產業政策

技術研發導向

AI、研發、創新、空間

高科技整合方向

🧠 一、核心關鍵詞:UAS, UAV 為整體熱詞網絡中心,延伸出多條主題支線,代表無人機系統的討論覆蓋廣泛領域,包括:


🟢 二、產業與應用面(綠色區塊)

關鍵詞:無人機、人機、發展、技術、應用、合作、展示、製造、產業、系統、智慧

涵義:強調「產業技術化、應用商業化」:涵蓋AI整合、智慧應用、展示技術成果等。與「國際合作」、「產業發展」並列,表示無人機已脫離單一軍事用途,轉向多元產業應用(工業、農業、救災、教育等)。


🔵 三、軍事與國防面(藍色區塊)

關鍵詞:軍用、國防部、飛彈、作戰、戰爭、登陸、需求、中心、國家、民主、任務

涵義:具明顯軍事情境與作戰應用導向,如美軍、飛彈、登陸、作戰等用詞。也延伸至地緣政治脈絡,如美國、亞洲、政府、民主,暗示該主題與台海局勢、印太安全議題高度相關。


⚙️ 四、科技與研發面(灰/深灰區塊)

關鍵詞:AI、研發、創新、空間、成為、包括

涵義:表示UAV與AI、大數據、創新技術結合日益密切,是未來高科技應用場景之一。對應「空間」一詞,可能延伸至空域管理、衛星通訊、邊境監控等新科技方向。


🟤 五、政策與經濟(淺棕/灰藍區塊)

關鍵詞:供應鏈、產品、規劃、經濟、加速、重要、支持、政府、市場、計畫

涵義:明顯觸及「國家級戰略產業」定位,如推動供應鏈自主、技術投資、政策補助。指涉「經濟成長」與「國防產業化」,顯示無人機不僅是國防議題,更是產業升級的象徵。



關鍵字風暴 | 輿情分析
關鍵字風暴 | 輿情分析

這張圖為「關鍵字風暴分析圖」,透過座標軸與強度標示視覺化呈現出與「無人機(UAV)」議題關聯的高關聯熱詞與情緒強度,可用來判斷媒體與社群中哪些關鍵詞具有擴散能量與輿情引爆風險。


一、圖表說明結構:

橫軸:關聯性

→ 從左至右為「高關聯 → 中關聯 → 低關聯」,代表詞彙與「無人機」主題的語意與語境黏著度。

縱軸:能見度(熱度)

→ 從下至上為「中度 → 強烈 → 超級強烈」,代表曝光程度與媒體/社群提及頻率。


二、觀察分析

排名

關鍵字

關聯性

能見度

分析說明

1

無人機

高關聯

強烈

話題核心、最高相關與高曝光,為輿情主體。

2

載具

高關聯

中度

常與無人機並稱為「無人載具」,討論較為技術導向。

3

人機

高關聯

中度

延伸至「人機協作」、「人機整合」等語境。

4

軍用

高關聯

中度

軍事應用核心詞,受政策與地緣議題帶動。

5

中科院

中關聯

中度

技術與研發代表機構,是正負面焦點來源之一。

6

飛行

中關聯

強烈

與測試、操作、失誤等詞語常一同出現。

7

國防部

中關聯

強烈

政策發布與軍事採購常與其連結,為公信力來源與爭議焦點。

8

(應為聚焦或聚會)

中關聯

強烈

常作為事件型或討論熱點出現(如展會、論壇)。

9

研發

中關聯

超級強烈🔥

為唯一達到超級強烈的關鍵詞,突顯「技術自主」、「國產研發」已成輿情風暴核心。

10

煙火

中關聯

強烈

可連結「測試」、「演習」、「視覺效果」等次議題。

11

飛彈

中關聯

強烈

明顯軍事導向,與戰爭、防衛等話題連動。

12

自主

低關聯

強烈

雖然語意上不直接指涉產品,但常與「技術自主」、「軍備國產化」並列,成為政策主張用語。

台灣軍方計劃新增無人機部隊,為中國潛在入侵做準備
台灣軍方計劃新增無人機部隊,為中國潛在入侵做準備

產業發展趨勢

  • 無人載具相關主題熱度極高,具備社會關注價值與產業影響力。

  • 建議業者、政府或媒體及時進行議題設定與輿情掌控,趁熱規劃行銷或議題引導。

  • 整合技術、產業與軍用三軸訊息,做跨界敘事策略(如「守護國土 x 產業升級 x AI創新」)

  • 政府端:可針對自主國防產業發展進行政策說明,化解「過度仰賴進口」的輿論焦慮。

  • 企業端:可強調供應鏈穩定與國際合作優勢,搭配實際案例,如中科院、合作測試影片、量產數據等,提升信任感。

  • 媒體策略:可產製「軍用無人機產業鏈」解析懶人包/影片/專題,進一步教育大眾、深化輿論引導。


公關行銷建議

  • 可規劃社群影片、論壇專區或產業白皮書,深化受眾連結與專業影響力。

  • 發起議題式討論文,引導深度互動與正向回饋,以擴展輿論長尾效應。

  • 可進一步觀察關鍵字網絡與來源分析,釐清聲量來源與利空/利多內容。

  • 優化媒體節奏與敘事焦點:將主軸轉向「供應鏈自主」、「亞洲國防技術進展」、「台灣科技強國角色」。避免強調對抗式軍事語言,採用「守護和平」、「科技防衛」的敘事框架。

  • 建立信任感的正面素材: 推出「研發突破」、「國產化進度」、「產業就業創造」等內容平衡負面觀感。搭配影片/數據/人物故事加強說服力。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  • 監測期間:2025.04.26 - 05.25

  • 監測關鍵字:無人機、無人船、無人載具

  • 監測目標:產業、廠商、論壇、新聞、爆文、負評

  • 監測工具:KEYPO 大數據引擎


コメント


bottom of page